中新網南寧6月13日電 (記者 林浩)“我們講法院、法官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但絕不意味著就可以不受監督、為所欲為,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還有很多雙眼睛在監督著我們,絕不能心懷僥幸、無所顧忌。做一名法官,一定要心懷敬畏,培育自己的司法良知,不要到東窗事發、身敗名裂才悔不當初。”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羅殿龍13日在南寧說。
廣西法院領導干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培訓班當天開班,廣西各級法院一把手全部到會參加培訓。羅殿龍指出,司法良知是司法公正的人性基礎,既是法官安身立命之本,又是法官為人處事之基,更是法官公正司法之魂。如果良知缺失,司法智慧就會成為牟利技巧,給司法公正帶來致命傷害。
他坦言,當前,有的法官依然存在司法形象不佳,衙門作風、特權思想濃厚,接待當事人擺架子、耍威風、冷硬橫推的現象;有的對證據的質證、認定不規范,走形式,辦案透明度低;有些案件在執行中違反法定程序,存在超標的查封甚至錯誤查封案外人財產的現象;一些案件久調不結,甚至違背當事人意愿強壓硬調;有的案件辦案周期過長,超審限或隱性超審限。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人民法院的聲譽,對司法公信造成致命的硬傷。
“法院應當是最講道理、最講公道的地方,法官應該是公平正義、清正廉潔的化身。人民群眾到法院來,不僅期望裁判的結果公平公正,還要求裁判的過程公開透明;不僅希望司法公正廉潔,還要求法官規范、嚴格、文明、和諧司法。”羅殿龍嚴詞告誡各級法官干警,要深刻認識公正司法的重要意義,維護好是司法的生命線。
他要求,今后廣西各級法院要擴大司法民主,及時發布社會關注的案件審判信息,案件數量多、有條件的法院可多增選一些人民陪審員,擴大參審范圍,并經常性地邀請代表委員視察法院、旁聽庭審、觀摩執行,努力實現“勝敗皆明”,改變法院長期以來形成的神秘、封閉的工作習慣,學會在監督下工作。(中新網江西新聞轉載)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