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2015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山東主場活動暨“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啟動儀式在山東建筑大學舉行。圖為啟動儀式現場。
山東省副省長季緗綺出席并宣布活動啟動
啟動儀式上,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王世農為“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授旗。
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介紹全省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孫杏林、山東建筑大學校長靳奉祥為山東建筑大學博物館群揭牌。
山東建筑大學黨委書記王崇杰致辭
省文物局副局長周曉波主持啟動儀式
齊魯網濟南6月13日訊
(記者 蔡曉彤)6月13日是第十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今天上午,“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在山東建筑大學啟動,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王世農為采訪團授旗,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介紹了全省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接下來的3天時間里,由新華網、中新社、中國日報等中央媒體,大眾日報、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畫報省市和大公報、文匯報等香港媒體記者、編輯組成的“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采訪團將赴曲阜、鄒城、棗莊、泰安等4個城市,重點圍繞山東文化遺產保護、鄉村記憶工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等內容,集中報道山東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與成就。
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悠久,文物資源豐富。根據山東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共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5萬余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4處(泰山、“三孔”、齊長城、大運河),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93處,市、縣(市、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萬余處。全省擁有各級各類博物館279家,其中文物部門所屬博物館149家,行業性國有博物館66家,民辦博物館64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42座,國有博物館館藏文物182萬件,其中一級品1.26萬件。
近幾年來,山東文物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實施“七區兩帶”文化遺產保護片區和重點項目帶動戰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物保護重要論述精神,去年山東省文物局還創新性地提出了讓文物在保護與利用中“活”起來的四大舉措,并在工作中一以貫之,狠抓落實,全省文物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在多個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全省文物保護88項重點工程全面推進;“鄉村記憶”工程開創了鄉村文化遺產保護的新局面;國家大遺址“曲阜片區”文物保護、大運河申遺保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成為全國文物保護項目的亮點工程;整合館藏文物資源,讓館藏文物活起來成為文化惠民示范工程。
“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采訪活動將充分展現山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創新實踐,采用新聞稿件、視頻、攝影圖片等多種方式,通過報刊、電視、新聞網站以及微博、微信,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宣傳報道,以中國山東網為平臺開設“文化遺產保護齊魯行”中、英、日、韓活動官網,編發和匯總所有媒體新聞稿件。活動同時邀請了山東圖片庫簽約攝影師全程參與拍攝,并在山東圖片庫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圖片報道專題。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