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產經 >

熊貓、猛虎、蟻群、狼群,看看你的企業是哪類?

2016-07-28 18:26:13 來源:

熊貓、猛虎、蟻群、狼群,看看你的企業是哪類?

今天我們推薦的這篇文章,以“競爭優勢”和“生態優勢”兩個維度勾畫出了不同企業的優勢圖譜。

作者通過對索尼、亞馬遜、小米、阿里巴巴等企業案例的解讀,總結歸納出了新的理論觀點,并建議熊貓、蟻群、猛虎、狼群這四種不同類型的企業應當根據產業的變化動向,調整自身的優勢組合,以此來適應新型的商業生態圈大環境。

正文如下:

在新競爭環境下,我們提出“生態優勢”的概念。

這里的“生態”指的是具有異質性的企業、個人在相互依賴和互惠的基礎上形成的共生、互生、再生的價值循環系統。企業的優勢不僅僅來源于內部價值鏈活動的優化和資源能力的積累,還來源于對外部資源的有效利用,也就是企業組合商業生態圈元素,協調、優化生態圈內伙伴關系的能力。

與內生的競爭優勢相反,生態優勢強調的是“外部關系”,不僅僅關注自身的價值鏈,還要重新定義和優化價值網上的活動,管理好并不擁有的資源。(見下表)

熊貓、猛虎、蟻群、狼群,看看你的企業是哪類?

競爭優勢與生態優勢是兩個平行的概念。從定義上比較,競爭優勢主內,生態優勢主外,在各個維度上兩者都有本質的區別;從影響企業利潤率的路徑來看,競爭優勢直接影響的是競爭地位,生態優勢則改變集體行動、并通過集體行動間接地優化行業結構、改善競爭地位,分別從不同的路徑影響企業的利潤率水平。

由此可見,競爭優勢與生態優勢不具有相互替代的作用,是解釋企業利潤率水平的不同維度。

我們以“競爭優勢”和“生態優勢”為兩個維度,可以勾畫出不同企業的優勢圖譜(見下圖)。根據企業在圖譜中的不同位置,可以區分為“熊貓”、“猛虎”、“蟻群”、“狼群”這四種類型。

熊貓、猛虎、蟻群、狼群,看看你的企業是哪類?

企業優勢全景圖

熊貓

在此矩陣的左下角是競爭優勢和生態優勢都比較欠缺的企業,我們稱之為“熊貓”。自然界的大熊貓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差,只能在自然保護區才能延續種群的生存。與此類似,熊貓型企業指的是那些自身的核心資源較弱、也無法調動和充分利用商業生態圈內合作伙伴能力的企業,通常只能依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政策保護等因素模仿跟進,求得生存。

例如,我們國家的很多產業園區、孵化器內和享受壟斷地位的企業就屬于這種情況:它們的生存依賴較低的要素價格(有時候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與相關方的特殊關系、或政策保護下的壟斷地位,還沒有真正建立起競爭優勢和生態優勢。

未來隨著我國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場趨于透明,準入政策逐漸放開,對環境保護愈加重視,這些“保護罩”將不復存在,熊貓型企業就會不可避免地面臨殘酷的競爭。

猛虎

第二類企業在矩陣的左上角,我們稱其為“猛虎”。老虎兇猛異常,獨來獨往,是山林里當仁不讓的王者。但如果在開闊地帶面對行動敏捷的群居獵物,單兵作戰的老虎勝算寥寥無幾。類比到企業,猛虎型企業指的是具有核心競爭力,能夠在既定的軌道上不斷創新、實現突破,但是不善于接連外部資源和伙伴、生態圈優化能力較弱的企業。如果猛虎型企業所處的行業結構相對穩定、產業的發展軌跡主要由漸進式創新來推動,那么它們的競爭地位很難受到撼動。

例如管理大師赫爾曼·西蒙曾經對德國的一千多家“隱形冠軍”(即不是眾所周知的、營業額在一定范圍內,但是為世界前三強或者某一大陸上名列第一的公司)進行了研究,這些“隱形冠軍”大多定位小眾市場(如幕布、X光機)、或生產中間產品(如軸承)、或單價低的產品(如:釘子、圖章),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極少開展合作,但是多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和超高的利潤。這與它們所在的產業長期保持穩定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如果所在的產業在技術應用、消費需求等要素的影響下發生巨變,發展路徑被非連續創新(discontinuous innovation)所推動時,猛虎型企業就會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即使是行業中的明星企業也可能傾覆。

例如:索尼作為電子消費品領域的領先者,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和MP3分別被亞馬遜的Kindle和蘋果的iPod打敗,很大的原因在于:在無線網絡應用普及的背景下,電子消費品行業的價值不僅僅在于技術,還在于與內容提供方的聯合,從而提供一體化(同時包括硬件、平臺、內容)的解決方案。亞馬遜和蘋果公司抓住了機會,與電子書/音樂內容提供商一起構建了生態圈。索尼公司盡管硬件設計與工藝一流、核心競爭力強大,但是因為不善于構建生態圈,不得不在競爭中甘拜下風。

蟻群

矩陣的右下角是第三類企業“蟻群”。螞蟻的特點是雖然身軀弱小,但是有極強的協同組織能力,因此作為一個群體,蟻群的力量不容小覷。蟻群型企業也是如此:盡管作為個體,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不強,但是它們對對產業變遷的趨勢有靈敏的洞察力,對生態圈伙伴有強大的號召力,善于調動和利用外部資源為己所用。這樣,憑借生態優勢,蟻群企業很有可能在復雜、動態的環境下超越以核心競爭力見長的猛虎型企業。

例如:亞馬遜在推出第一代電子書閱讀器Kindle的時候,硬件的性能和設計都差強人意;小米手機發布時,也只是對一些現有模塊的整合和系統的優化,并沒有獨一無二的核心資源。但是憑借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和業內資源的組合,亞馬遜和小米以生態圈取勝,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但是,必須看到的是:生態優勢只是企業優勢的一個方面,無法取代核心競爭力帶來的競爭優勢。當受到新技術的影響,產業融合、跨界合作變得頻繁(也就是生態圈變得重要時)時,蟻群型企業很可能憑借生態優勢在與猛虎型企業的競爭中占得上峰,但是這只是暫時的。

長期來看,產業環境的變化是間歇性的,在相對穩定的階段主要還是依靠核心競爭力。

另外,當打盹的“老虎”蘇醒過來,著力構建生態圈時,也會給蟻群型企業帶來很大的競爭壓力。小米手機雖然擅長構建生態圈,但是多年來一直沒有建立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最近它受到了來自華為等傳統明星企業的挑戰,業績不如預期,質疑小米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可見,即使生態圈再完美,也不能放棄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否則很可能是曇花一現。

狼群

矩陣的的右上角是“狼群”。狼的速度、耐力都很出眾,難能可貴的是協作能力也極佳。這就使它們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山地、林區、草原、荒漠、半沙漠以至凍原,都有狼群出沒。對應到企業,狼群型企業指的是同時具備競爭優勢和生態優勢的企業。

今天異常動蕩、不確定、復雜、模糊的環境越來越要求企業具有“狼群”的特征。

亞馬遜推出第一代Kindle時設計和性能都不如索尼閱讀器,飽受詬病,但是之后其性能不斷提升,先后推出背光屏幕、彩色屏幕的Kindle Fire系列等創新產品,其極簡主義的設計也備受外界好評,這說明亞馬遜從根本上加強鞏固了競爭優勢。其實在第一代Kindle大獲成功后,美國最大的書籍零售商巴諾書店就效仿推出了自己的閱讀器Nook,蘋果公司也發布了iPad和配套的電子書市場,直擊亞馬遜。它們都有備而來。但是這些后來者無一能夠撼動Kindle的領導地位,這與亞馬遜不斷鞏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構筑防護高地密不可分。

電子消費品行業背景具有典型的高度競爭、復雜模糊動蕩和不確定性高的特征,要求企業同時具備生態優勢與競爭優勢。亞馬遜正是因為具備生態優勢,才能在與索尼的競爭中取得勝利;也正是因為迅速培養起了競爭優勢,才能在之后與巴諾書店和蘋果公司等巨頭企業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這個圖譜要表達的一個重要含義是:未來優勢的來源可能來自內部,也可能是外部,是競爭優勢與生態優勢的組合。每一個企業都可以根據企業優勢全景圖來評估自己在圖譜上所處的位置。有的企業(落在虛線以下、矩陣的右下角)用外部資源來彌補內部資源能力的不足,有的企業(落在虛線以上,矩陣的左上角)則用內部資源能力來彌補外部連接的不足。

該圖譜并不意在比較熊貓、猛虎、蟻群和狼群型企業的優劣,在許多情況下不同類型的企業(由于所處環境不同)并不具有可比性。其實,無論是熊貓、蟻群、猛虎還是狼群,只要與行業的競爭環境相匹配,都可以生存和發展。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兩點:

第一,企業的優勢矩陣能否幫助其獲得更高的利潤,與所處的環境密不可分。

當競爭激烈、但產業結構穩定、漸進發展時,基于核心競爭力的競爭優勢更為重要;當產業結構發生非連續的變化、跨界融合成為主旋律時,基于集體行動的生態優勢更為重要;當產業環境同時具有高強度競爭和結構性變化時,則競爭優勢與生態優勢缺一不可。

第二,如果我們來看產業環境變化大趨勢的話,可以肯定的是:在政策、技術等因素的推動下,適合熊貓的“珍惜動物保護區”(穩定的環境)將會越來越少。

企業間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產業結構的變化也會越來越頻繁。不同行業在經歷這一過程時可能會有先后急緩之分,但是這仍然是大勢所趨。企業要審時度勢,基于對未來業務環境的判斷未雨綢繆,及時調整和更新自身的優勢組合。

增強企業優勢的路徑

競爭環境千變萬化,企業在優勢矩陣上的位置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PC時代,微軟無論是自身的競爭優勢,還是建立在與Intel及眾多軟件開發商、硬件生產商、渠道商關系基礎之上生態優勢,都被奉為經典。但是進入移動時代后,由于缺乏相應的布局,微軟的生態優勢逐漸喪失,一度危機四伏。但是憑借windows 10、Surface Pro等一系列產品的推出和對移動端的重視,微軟正在努力重回狼群的行列。可見,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生態優勢組合是動態變化的。

而這樣的動態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讓我們回到“企業優勢全景圖”上來進行剖析。

1.當企業處于左上角,具有“猛虎”的特征時,相對于缺乏核心競力的“熊貓”,能夠更有效地構建生態圈。

這是因為:核心競爭力是號召生態圈伙伴、組合生態能力的基礎。一旦喪失了這一基礎,企業也就喪失了在生態圈里的立足點。試想一個平庸的企業如何能吸引到最優秀的伙伴、協調和調動生態圈伙伴的資源呢?在短期內或許可以——這需要企業領袖具有出眾的個人魅力和資源組織能力。但長期來看,高質量的合作伙伴遲早會轉向更有實力的企業、拋棄沒有核心能力的參與者。

上世紀80年代,作為PC硬件老大的IBM聚集了微軟、Intel等一眾企業,以開放的姿態成就了圍繞在IBM-Windows-Intel周邊的兼容機生態圈,并借此打敗了當時的競爭對手蘋果計算機。但是之后隨著IBM進一步開放硬件標準,自己卻無法保持在硬件制造上的資源獨占性,IBM將核心競爭力拱手讓出,喪失了在生態圈里的發言權。PC兼容機市場也逐漸演變成了以Windows和Intel(被稱為Wintel)為核心的生態圈。今天,蘋果之所以能夠吸引眾多軟件商、渠道商和其他服務商圍繞在其周圍,形成良性循環的生態圈,與其在硬件和系統設計上的實力密不可分。所以說,基于核心競爭力的競爭優勢是撬動生態優勢的支點。

2.當企業處于右下角,具有“蟻群”的特征時,相對于缺乏生態優勢的“熊貓”,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生態圈的力量發展競爭優勢。

這是因為:生態圈為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外部資源庫,從中可以有選擇地汲取有價值、稀缺、難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資源發展成為核心競爭力。

例如對于阿里巴巴來說,圍繞其電子商務平臺,支付工具、通訊工具、O2O和其他衍生服務等形成了功能豐富的生態圈。而這些反過來又幫助阿里獲得更多數據,對用戶有更精準、深度的了解,鞏固了其核心能力。蘋果公司的硬件、系統、應用生態圈極具吸引力,幫助其建立了堅實的用戶基礎,由此又衍生出蘋果支付(Apple Pay)業務,進入金融領域,成為又一個潛在核心競爭力的增長點。由此可見,生態優勢是放大競爭優勢的來源。

競爭優勢與生態優勢是相輔相成的:競爭優勢是維系生態優勢的基礎;生態優勢是放大競爭優勢的系統。

無論是先發展競爭優勢,再借助其力量撬動生態優勢,還是先發展生態優勢,再借助其資源建立競爭優勢,都是殊途同歸。但是路徑的選擇與產業環境息息相關:當競爭環境異常激烈時,競爭優勢的緊迫性會尤其地高;當產業融合與跨界合作興起時,生態優勢的重要性會特別明顯。

聰明的企業應當時刻關注產業的變化動向,調整自身的優勢組合。

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善于利用競爭優勢與生態優勢相互促進的關系,形成良性循環,可以事半功倍,更快地到達終點。

(本文內容節選自廖建文、崔之瑜《新競爭環境下的生態優勢》,原文首發于《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16年7月刊,由長江商學院授權界面新聞轉載。)

本文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參與評論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4区|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99re最新在线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地址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盗摄 |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re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